一、凝心聚力,为推进各项工作提供思想保证
1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、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和全国“两会”精神,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与党中央在思想政治行动上保持一致。
2、贯彻全国、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,学习教育部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》等文件,加强思想政治工作,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。
3、学习教育部《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》等文件,贯彻省教育厅教育工作会议精神,理解高等职业教育新理念、新思路、新方向、新要求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。
4、围绕“本科专科并举、高职中职衔接、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同步”发展目标,统一思想,努力实现“持续发展”新愿景、“产教融合”新体系、“爱满江海”新特色、“现代治理”新机制、“开放平稳”新质态。
二、强化落实,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
1、编制升本行动计划,明确责任人,明确任务,明确进度,增强升本意识,提高行动自觉,扎实推进升本工作。
2、制订品牌专业建设计划,明确责任人,明确目标,明确路径,有效推进品牌专业建设。
3、做好“建筑施工与管理”重点专业群建设结项验收准备工作。
4、制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,修订专科人才培养方案。培养方案要拓宽专业口径,优化课程结构,体现教学改革成果,着力打造以BIM技术、装配式建筑等具有鲜明辨识度的专业特色。
5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突出职业能力培养,开发紧贴职业需求的课程,推广“项目导向”、“任务驱动”、“工作室”等教学模式,改革考试方式,加大过程考核、实践考核,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,进一步提高学生双证获取率。
6、加强在线课程建设,提高信息化教学率和学生顶岗实习 “蘑菇钉”使用率。
7、推进学分替代办法,推广学生积分管理系统,鼓励学生通过学分替代获得相应学分。
8、完善督导评价体系,探讨综合评教有效方式。
9、大力推进教学研究、科学研究,组织教师申报各类课题,参加教学比赛,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并逐步形成品牌。
10、加强校企合作,推进产教融合。
11、加强实验室、实习基地管理,提高实验实训设备完好率、实验实训课程开出率。
12、做好学校召开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。
13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鼓励教师申报高级职称,鼓励教师读博,开展引进学科带头人工作。
三、服务学生,大力推进爱心校园建设
1、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,强化“围绕学生、关照学生、服务学生”意识,精心打造“爱心校园”八大工程。
2、精心设计,开通“绿色通道”温暖人心工程。
3、加强调研,实施“精准扶贫”助困帮扶工程。
4、认真策划,推广“我爱我家”温馨宿舍工程。
5、关爱学生,开展“在你身边”贴心服务工程。
6、心理疏导,助力“与你同行”心理陪护工程。
7、立德树人,推进“仁而爱人”师德建设工程。
8、全员参与,共建“爱满校园”环境工程。
9、精心谋划,打造“创新创造”特色工程。
10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,改进学生思想教育方式方法,提高教育管理效果。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水平。
11、发挥教师、学生党员、团总支、学生会、学生辅导员齐抓共管合力,促进良好班风、学风形成,提高到课率、参考率、及格率、双证率、就业率。
12、开展形式多样、丰富多彩、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社团活动。
四、规范管理,不断提高学院治理能力
1、加强支部建设,坚持“三会一课”,加强党员教育管理,发挥支部保证监督、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
2、实施目标责任管理,修订《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》、《教研室考核办法》。
3、完善民主管理制度,定期向教职工报告学院工作,听取教职工意见和建议。
4、加强教研室建设,教研室要全面履行专业建设、教学、科研、社会服务、师资队伍建设等职能。
5、完成招生任务,新争1—2个工学班,争取有一个生源基地。
6、加强专本连读学生教育管理,提高到课率和通过率。加强宣传力度,提高专本连读入学率。
7、大力开拓社会服务,努力提高创收水平。
8、严格经费管理,厉行节约,杜绝浪费,加强资产管理,提高设备利用率、完好率。
9、加强学院网站建设及师生微信群管理,加强宣传报道工作。
10、指导支持工会、共青团、学生会开展工作。
11、强化安全稳定意识,杜绝发生各类事故。 |